Sinphar Medicine

Sinphar Medicine

生命、健康、科技

骨質疏鬆及骨折照護

title
文 /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-骨科 林聖傑醫師


  就骨折而言,髖部骨折對於生活的影響,又是尤其嚴重,在2010年的台灣健保資料庫統計,台灣每年約有1萬4千例女性髖部骨折、8千6百例的男性髖部骨折,更讓家庭負擔增加的是伴隨而來的患者失能,約5成的病人將會不良於行,而高達8成的病人將無法恢復到原先的活動功能;而相伴隨而來的心肺併發症、各種感染更會造成15到20個百分比的死亡率。

  手腕骨折,約莫最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,其發生率約為每1000人之中8到10人,尤其是在跌倒時,以手腕來支撐身體重量造成。目前除了未位移或是未影響關節面之骨折,可考慮保守治療外,目前常以互鎖式骨板作為治療,將骨折復位之一定角度,可以提供早期固定、早期復健的療效。

  骨鬆脊椎骨折的發生機率約為髖部骨折的2倍至3倍。而其中僅有三分之一的病患,能夠在急性期被適當的診斷及治療。大多數的病患僅有輕微的症狀,甚至是幾乎沒有症狀。一旦脊椎發生骨折之後,約有一半的病人,在三年之內會發生其他節的脊椎骨折,這個比率約是一般人的五倍之多。壓迫性骨折,大部分可以透過保守治療收得成效,藥物止痛、背架固定、骨鬆治療,當保守治療無效後,可考慮手術治療,脊椎融合骨釘固定手術及骨泥灌漿手術,是目前的手術的兩大主流,骨泥灌漿手術,由於手術傷口大多只需要米粒大,透過鋼針及X光輔助將骨泥灌入,即可獲得止痛效果。由於微創特性,更適合高齡的病人。

  骨折,依不同有些許不同的治療邏輯,但是整體來說,要以減少病人疼痛、減少臥床時間、有效固定做為指標。就髖部而言,由於需要負載身體絕大部分的重量,幾乎都是以手術治療為主。髖部骨折,以股骨的兩個部位為主,治療方式也有不同。股骨頸骨折,若是已有位移,則可透過半髖關節置換,術後早期下床,更能避免術後併發症,而無位移時,則是以螺絲內固定。股骨轉子間骨折,則是以穩固的內固定作為手術方式,傳統的鋼板固定,力臂較大也容易發生植入物脫位,新的微創髓內釘,除了傷口破壞較小之外,穩定性更是較佳,更是高滿意度的手術方式。

  就骨鬆治療而言,當然是預防重於治療,但是目前台灣的給付標準,卻無法完全涵蓋,當一旦發生骨折之後,如何避免併發症、有效的骨質治療、以期骨骼癒合、並且透過適當復健讓功能恢復至術前的水平,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。
TOP